首页>励志故事 / 正文
人生的第二条辅助线
文/张军霞
着名主持人白岩松,有一次应邀到厦门大学去演讲,鼓励学生们花时间做些无用的事,也许不经意间,就改变了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件事有人说对有人说错,这是常理。”对他本人来说,改变思维方式的原因,源于童年时一项特殊的任务。
白岩松的舅舅是中学的数学老师,当白岩松还是一个孩子时,这位舅舅每天都给他出一道题,有趣的是,他不等白岩松思考,就会抢先画出一条辅助线,然后让白岩松去找第二条辅助线。当时,白岩松对此非常恼火,却又不得不坚持完成这项看似没有必要的特殊任务。直到多年之后,白岩松才认识到,舅舅通过这样的方式,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因为就从那时开始,他相信所有的问题不止有一个答案,当别人有一个答案的时候,他总是下意识地要去找第二条辅助线,创造力就在这一个小细节上诞生了,而它恰恰来自不带功利性的无用的训练。
白岩松的这段经历,让我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光。那时,同学们都在埋头苦读,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奋斗,我却因为对数理化的恐惧,每天生活在自卑和自责之中。语文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他拿来一本古诗词选集,让我每天早自习时背诵其中一首。当时我并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只是把它当成任务来完成。直到多年之后,我拿起笔来写作,可以轻松地引用古诗词时,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原来他早就看出来,凭我当时的数理化成绩,肯定升学无望,不如让一直痴迷文学的我,多学习一些古典文学的知识,当时看似无用,后来却让我受益终生。
邻居家有个独生女儿小娜,从小就学习一般,大家平时在一起聊天,免不了谈到各自的孩子成绩如何,唯恐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小娜的父亲却从来不焦虑,也不急着给孩子报培训班,反而经常利用假期带她出去玩。小娜上小学五年级时,跟着父亲到北京去看了一场书法展览,忽然对书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主动要求上培训班。于是,从小学到高中,当别的孩子埋头在题海之中时,总能看到小娜不慌不忙地骑着自行车去上书法课,对此,邻居们纷纷摇头,感觉小娜是在做无用功。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多年之后,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小娜,开始在书法界崭露头角,一次次捧回金灿灿的奖杯。直到这时,我才明白,让小娜凭兴趣学习书法,正是一位聪明的父亲给孩子画的人生的第二条辅助线,尽管她不够聪明,最终却一样可以成功。
正如白岩松所说,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另类”,做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比如寻找人生的第二条辅助线,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与众不同的美好人生。
猜你喜欢
- 2021-08-29 物质世界中的哲理
- 2021-05-31 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 2020-10-14 佛祖的袈裟
- 2020-10-05 你不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 2021-04-14 鲈鳗的悲剧
- 2021-04-20 让你职场无忧的六个情商小贴士
- 2021-04-04 心舞
- 2022-01-03 俞敏洪经典语录
- 2021-06-23 想象和拼凑
- 2021-09-16 撕花瓣的女孩
- 搜索
-
- 2019-10-01现代文翻译成古文,你是否也被惊艳到了
- 2021-09-28励志小故事:方法比力气更重要
- 2021-10-18愿你活得轻松,老的漂亮
- 2019-06-19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简介
- 2019-10-1650个正能量励志小故事,一定好好读完!
- 2019-06-19励志名人马云简介
- 2021-10-21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 2020-10-22佛教大师:星云大师简介
- 2021-09-05约瑟夫·艾迪生名言
- 2021-09-13当代20张赤裸裸的人性图,值得一看
- 2023-01-22获取金钱的五种途径
- 2022-12-21京东刘强东励志故事二则
- 2022-12-09为什么你成功那么难?
- 2022-05-26奥斯卡动画短片《闹钟》原版ALARM _ HD Short Animation _ 알람 _ 애니메이션.mp4
- 2022-04-29为什么这个世界少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 2022-01-172022年推荐阅读的十本书
- 2022-01-03俞敏洪经典语录
- 2021-12-18外国名人名言大全摘抄150句
- 2021-12-18中国名人名言大全摘抄110句
- 2021-12-17四肢和胃等五个小故事大道理
- 2021-08-26追求什么样的爱情
- 2020-09-27丘吉尔遇的哥
- 2021-08-01获救的感受
- 2021-09-06经典语录短句,说得真好
- 2019-10-11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 2021-06-15愿你的努力,终不会白费
- 2020-10-14什么时候才是最重要的时间,什么人才是最重要的人
- 2021-06-22曹寅爱读书
- 2021-08-24收敛自己,宽容别人
- 2021-04-04二零二零再见,二零二一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