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首页>励志人物 / 正文

长隆集团苏志刚:从卖猪肉到身价130亿,他的秘诀是?

admin 2019-08-28 17:45:42 励志人物 246 ℃

  长隆集团苏志刚:从卖猪肉到身价130亿,他的秘诀是?

  文/清如

  【人物名片】苏志刚,长隆集团董事长。

  苏志刚是典型的白手起家,卖猪肉、开餐馆、办动物园……他敢想敢做,勇于拼搏,实现了从贫苦农民到百亿富豪的跨越。

  一、从卖猪肉起步

  苏志刚是农民出身,由于家境贫寒,他14岁便开始种田、放牛、养猪,磨砺了坚韧的意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大地,苏志刚决定进城闯荡。他先是做土工,之后卖猪肉,这一卖就是十年。

  从最开始收入微薄,到给酒店、酒家供应猪肉,再到建立猪油厂,苏志刚慢慢赚了几十万元。

  1989年,目光敏锐的苏志刚发现,广州番禺大石105国道车水马龙,餐饮需求巨大,于是决定开餐馆,“香江酒家”应运而生。

  凭借熟谙食材的优势,加上重金聘请的专业厨师,苏志刚的酒家一炮而红。之后,他趁热打铁,大举扩张,建造了很多三星级香江大酒店,顾客络绎不绝。

  尽管酒店生意如日中天,但是苏志刚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他发现,旅游行业大有可为,于是决定做野生动物园。

  二、办野生动物园

  经过深入的学习和调查,苏志刚确定了动物园的经营策略——“大种群的动物展示”。

  他斥巨资包专机,引进长颈鹿、斑马、猎豹等珍稀动物,轰动业界。1997年,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业,游客蜂拥而至。

  1998年,苏志刚从虎年获得灵感,引进两头瑞典白虎,迅速成为火爆焦点。

  之后,为了引进考拉,他一边大规模兴建桉树林,一边派专家出国学习饲养技术,终于让三对考拉仔落地广州,媒体争相报道。

  随着规模化种群模式的成熟,长隆野生动物园驶入发展快车道。

  此时,苏志刚又突发奇想,建立夜间动物园。经过多次创新和迭代,长隆国际大马戏的表演精彩绝伦,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

  然而,后来由于夜间动物园附近要改路,苏志刚不得不做出改变。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在原地改建为长隆欢乐世界。

  三、打造娱乐王国

  当时,做主题乐园并不被大家看好,苏志刚却坚持到底,开发了以机动游戏为主的长隆欢乐世界,成功实现转型。

  之后,苏志刚决定继续拓宽产品体系,建立长隆水上乐园。

  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水上乐园淡旺季明显,盈利困难。但是,苏志刚仍然坚持推进项目,引进十几套国外先进设备,大获成功。

  与此同时,广东靠海,苏志刚因地制宜,决定建立海洋主题乐园。

  他将目标锁定为珠海横琴岛,一片“连一只蚊子都没有”的滩涂。历经六年的艰苦开发,长隆海洋王国和横琴湾大酒店问世,刷新多项行业记录。

  如今,长隆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旅游行业的龙头企业。根据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苏志刚的身价高达130亿。

  现在,苏志刚的目标很清晰,“创造一个百年品牌,不仅做中国的长隆,更要做世界的长隆”。

#p#分页标题#e#

  波司登高德康: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文/清如

  【人物名片】高德康,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从8台缝纫机起步,到连续23年销量夺冠的行业老大,波司登已经成为羽绒服的代名词。其创始人高德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在羽绒服领域深耕42年,成为“中国羽绒服大王”。

  艰难起步

  1976年,波司登诞生于江苏常熟一个只有8台缝纫机的小作坊。这一年,不甘贫穷的高德康带领11个村民一起下海创业,主营来料加工。

  凭借出色的裁缝手艺,短短三年,高德康就成立了一家服装厂。当时,高德康给上海的一家服装厂做代工,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能每天都去拿料,距离成了最大的难题。

  从常熟到上海有200公里,高德康不畏困难,每天骑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往返两地,风雨无阻。辛苦付出换来了服装厂的快速发展,1984年,他开始为上海某羽绒服品牌做贴牌生产。

  当时,季节性强、工艺复杂的羽绒服并不被市场看好,高德康却认为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他一方面继续接单,另一方面认真专研,掌握了羽绒服生产的全部流程。

  时机成熟后,高德康决定进军羽绒服行业,于1992年注册了“波司登”品牌。

  化险为夷

  正当波司登发展如火如荼之时,高德康的一次决策失误,让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1994年,由于市场调研不充分,高德康生产的一批羽绒服销量低迷,库存堆积如山,公司濒临破产,“晚上闭上眼就一身冷汗惊醒。”

  但是,高德康并没有被挫折击垮,他深入考察东北市场,发现波司登销路不畅是因为羽绒服的设计不符合北方人的体形和需求。

  于是,他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从颜色、面料、款式、版型、工艺五个方面入手,对羽绒服进行创新升级,并且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构建庞大的销售网络。

  1995年,波司登新款羽绒服问世,一炮而红,年销量高达62万件,成为全国销量冠军,并且一直保持至今。

  此后,波司登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先后进入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海外市场。2007年,波司登在香港成功上市。

  二次创业

  2014年,服装行业进入寒冬,大量实体店关门。随后几年,波司登业绩连续下滑,品牌老化饱受诟病,如何才能突破瓶颈、东山再起?

  深思熟虑之后,高德康决定进行“二次创业”,让品牌年轻化。

  2018年,波司登在纽约时装周上惊艳亮相,吸引了安妮·海瑟薇、杰瑞米·雷纳等国际大牌明星前来看秀,一战成名。

  随后,高德康趁热打铁,与三位国际顶级设计师AntoninTron、TimCoppens、EnnioCapasa,推出联名系列新品,引发波司登热潮。

  设计师联名系列羽绒服,不仅受到众多好莱坞明星的喜爱,而且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刷屏”。

  波司登2018年财报显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公司实现营收88。8亿元。

  如今,高德康满怀信心,他要像做快时尚一样做羽绒服。

  “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简单的做法,不断地坚持、深化,你就会成功。”

#p#分页标题#e#

  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去世,从小摊贩到“水饺皇后”的传奇人生

  文/清如

  【人物名片】臧健和,“湾仔码头”速冻食品品牌创始人。

  2月12日,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已于近日去世的消息“刷屏”各大媒体。从小摊贩到“水饺皇后”,臧健和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创业历程,已经成为无数人敬仰的范本。

  一、艰难起步

  1977年,由于丈夫另娶他人,臧健和独自带着两个女儿来到香港谋生。为了养家糊口,她起早贪黑,一天打三份工,之后不幸腰部受伤,家里失去经济来源。

  此时,臧健和决定卖水饺,成了湾仔码头上的一名小贩。刚开始,条件艰苦,臧健和推着一辆小木车,大女儿和面,小女儿洗碗,母女三人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香港人习惯吃点心,北方人喜爱的水饺销量低迷。为了打开局面,臧健和刻苦专研,从原料到配方,再到饺子皮的厚度,全部进行改革,比如将肥肉与瘦肉之比改成3:7,使之更加符合香港人的口味。

  与此同时,她高度重视食品卫生,每天都用消毒水、漂白水清洁器皿,让顾客吃得放心。凭借这种“品质为王”的理念,臧健和的水饺生意很快做得风生水起,顾客络绎不绝。

  而从街边小贩转向工业化生产,是源于1982年的一次机遇。

  二、征服日商

  1982年,一家日本百货公司的老板找上门来,希望和臧健和合作。原来这位日商的女儿口味十分挑剔,却对臧健和的水饺情有独钟,日商灵机一动,认为这个水饺大有可为。

  得知臧健和没有工厂,日商提出愿意提供设备,但是水饺要贴上日本商标。面对大好机会,臧健和一口拒绝,她不愿将自己的品牌“湾仔码头”拱手让人。

  尽管遭到亲戚和朋友的“围攻”,臧健和依然坚持到底。最终,这位日商作出让步,同意臧健和使用自己的商标,但是不能印上联系方式。

  臧健和再次拒绝,她认为,没有联系方式,就难以获得用户的反馈,难以根据用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这个理由打动了日商,双方终于达成合作。

  此后,借助这家日本百货公司的资金和渠道,“湾仔码头”水饺迅速占领市场,并于1983年成为香港冷冻食品第一品牌。

  然而,臧健和并不止步于此。

  三、走向世界

  1997年,美国品食乐向臧健和抛出橄榄枝,臧健和觉得这是一个腾飞的好机会,双方正式合资。而对湾仔码头影响最大的是后来收购了品食乐的通用磨坊。

  在通用磨坊的运作下,湾仔码头在物流、品牌、产品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物流上,为了实现冷链运输,通用磨坊在中国投资了完整的冷链物流设施,帮助湾仔码头构建庞大的销售网络。

  在品牌上,用创始人和水饺的故事来提升品牌知名度。湾仔码头的大部分广告都有“臧姑娘”这一形象,传递了“像妈妈一样用心做美食”的理念,让消费者印象深刻。

  在产品上,湾仔码头从2009年开始进入包子和馒头市场,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推出了蜜汁叉烧包、燕麦蜂蜜馒头等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如今,湾仔码头已经成为年营收高达60亿的速冻食品龙头企业,而与世长辞的“臧姑娘”与湾仔码头的故事将永远鲜活。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